中华酒事

王延才:近5年规模以上酒类企业减少437家 利润累计增幅72.6%

2020年07月16日 10:52 来源:中华网酒业
分享: 微信

中华网酒业讯 7月16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受疫情影响,此次是中国酒业协会第一次通过线上+线下这种特殊的方式举行大会。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做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中国酒业发展做回顾和认识。

王延才提到,经历2012年后三年的深度调整期之后,2015年~2019年中国酿酒产业发展曾因低谷期的经历,行业由被动接受到心态放稳,由不适应到积极应对,由措不得力到思变创新的诸多转变,为五年来中国酒业质的飞跃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如果说2012年~2014年的深度调整主要是解决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那么2015年~2019年便是产业主动适应新常态,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大繁荣大发展的五年。

王延才:近5年规模以上酒类企业减少437家  利润累计增幅72.6%

通过对比2015年~2019年酒类产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数据,这五年来,呈现出以下变化:规模以上酒类企业数量逐年减少,相比五年前减少了437家,体现出酒业市场集中度逐年得到提升;产销量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相比五年前减少了1686.3万kL,降幅为25.6%,体现了市场供需关系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品销售收入减少184亿元,降幅2.3%,在2017年触底回升,出现V字反转。但是,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却基本显示出逐年增长的现象(仅2016年出现下降),五年累计增幅31.3%,说明酒类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利润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累计增长679.5亿元,增幅达72.6%,单位产品利润增幅高达132.0%,表现出酒业由量变向质变的过程,间接体现出的是消费者“喝少一点儿,喝好一点儿”的消费诉求。

报告中指出,中国酿酒产业五年来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制造体系、管理体系、责任体系、标准体系四方面的新跨越。

一、制造体系更加精细

从制造体系方面讲,中国酿酒已经从过去简单生产方式全面转向了技术创新拉动产业升级的一个新通道,生产制造体系产生本质变化,我们不断拓展科技前沿,夯实酿造技艺科学理论基础,大力推进创新和创造,推动调结构、增品种、提品质,以更好、更优、更健康的品质与风格赢得市场青睐。

产品结构从单纯追求色、香、味的角度,彻底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设计产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拥抱消费者,同时还转向以风味和健康为导向进行美酒酿造,这是近年来在大量科学研究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多风味物质与产品风味个性的探索决定消费需求,科学探索健康饮酒行为决定了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在技术装备创新、质量安全保障方面大大提升了水平,以技术创新支撑装备升级,加强科技研发,改善制造工艺,推广现代机械化酿造,提升整体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强了生产全程管控,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协会高度重视产业技术创新工作,一方面各酒种均设置有技术委员会,坚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推动产业进步,另一方面协会坚持开展科技奖评审工作,有效促进了我国酿酒产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管理体系更加全面

五年来,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已经从过往单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转向管理的全面提升,彻底终结了厂家生产什么酒、商家卖什么酒,消费者就得喝什么酒的时代,企业经营高度重视研究市场,重视营销,更加注重自身管理,以提升服务质量和多措并举的管理体系推动着产业企业跨越式发展。

产业企业在抓业务、求效益、谋发展上,离不开管理机制的强力支撑,特别是党建引领发挥着核心作用,近年来,协会着力把全国酿酒产业党建交流做成常态化活动,倡导产业以党建促发展,使企业充分体会到党建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没有好的管理机制,产业难以实现善治。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中国酒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一直都是协会核心工作之一,为产业建立了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的人才队伍,通过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个人带来了荣誉感和成就感,为企业建立科学的薪酬层级结构提供了管理依据。

目前,协会着手打造了国家职业鉴定与行业职业认证的双线培养体系,一方面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开展了品酒师、酿酒师等系列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产业输送了共计约2万余名专业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在产业开展了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酒类营销师、中国陈年白酒鉴定师、鸡尾酒调酒师等新兴职业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也已经为产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三、社会责任体系更加有力

五年来,产业效益规模蒸蒸日上,社会贡献与日俱增,产生的社会存在价值产生较大变化,有着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效应。

酿酒产业已经从以往单纯产销链条发展为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紧密相连的产业,较好地满足着人们品质、健康、绿色、安全的消费需求,且呈现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产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贡献价值,产业的上下游融合发展以及生态酿酒理念践行上,基于和产区政府、产区龙头企业共建培育的特色产区建设体系,倡导从生态资源、地域特色等多种角度,深入诠释美酒与健康,主张融合多产业实现多重价值升华。当前,产业特色区域建设方兴未艾,已发布了“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共建培育了14个美酒特色区域。

产区的集群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酒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关乎着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在酿酒微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产业认知高度协同,并有着积极的新探索。

四、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近年来,酿酒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标准引领企业品质升级。尤其在构建标准体系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变化,标准修制订已不完全局限于产品的生产上,而转化为以消费者为核心进行标准体系的构建,用来指导产业生产,标准也从产业传统技术领域,逐步向产区表达、社会责任、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等多领域拓展。

产业团体标准审查委员会的构建,协调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同效应。发布的一系列团体标准,补充了产业标准化领域的空白,站在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不断优化标准体系,促进着标准顶层设计更趋科学合理,同时,根据标准化发展的内在市场规律,认真分析产业的现状和需求,使标准化工作更好的适应市场的运行规律。

回顾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时,王延才指出,协会共开展了630项工作,在产业引领、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展会培育方面不断开展行业工作的同时,自身建设也有了新提高。协会一直致力于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年轻化产业协会的打造。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党建工作;组织专业化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考核;构建协会文化体系建设,提升职业素养;引进人才,提升专业服务;建立服务清单,强化服务效果,不断增强服务职能。

协会以完善服务体系和创新服务内容为工作主线,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不断从传统工业和产品协会向产业协会转变。五年来,协会秘书处带领各分支机构,积极完成国家发改委、卫健委、财政部、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环境部、人社部、税总、海关总署的酒类法规相关项目研究、意见征询、反映行业诉求等超过百次。在做好产业政策法规对接工作的同时,把工作重点和方向拓展到了市场端和消费端。成立了市场委员会和文化委员会、举办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春季和秋季)、建立首个酒类消费数据库、组团出海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等等,积极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协会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和肯定,会员数量从第五届理事会成立时的800家,到目前的1759个,增长了119.9%。被评为全国“5A”级社会团体、“爱心协会”,获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等荣誉。

(责任编辑:CF009)

联系我们

邮箱:finance@zhixun.china.com

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