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益生菌到白酒,均瑶“不停摇摆”,还能健康否?
作为曾经家喻户晓的老牌乳企,均瑶健康正与乳制品渐行渐远,在益生菌和白酒赛道另辟天地。
近期,均瑶健康发布公告称,与江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补充协议》,双方变更了此前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的专利许可期。为拿下六株益生菌独家授权,均瑶健康将每年向江南大学出资300万元科研经费;2月,均瑶集团与圣窖酒业签署了产业基地建设合作协议,3月,均瑶健康发布公告显示,圣窖酒业高管已入职均瑶健康。
长久以来,乳业拓展差强人意的均瑶健康一直在探寻新业绩增长点,除了益生菌与白酒,此前还尝试过矿泉水与玻尿酸业务,然而未见水花。
这次,均瑶健康是否能靠益生菌与白酒,重新焕发活力?
一、均瑶牛奶淡出行业头部
1994年,均瑶乳业作为对标娃哈哈与太阳神的饮品进入食品行业,其创立时间不晚于当下“乳业双雄”——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1997年,张学友在央视的一句“因为有爱,健康常在”,让均瑶牛奶家喻户晓;2000年,均瑶健康的市场份额跻身全国前十。小卖铺货架上的均瑶牛奶,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2011年,均瑶乳业推出乳酸菌饮品“味动力”,高调迈入常温乳酸菌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味动力是均瑶健康的主打产品。数据显示,2017-2019年,均瑶健康乳酸菌饮品销售收入占比均在95%以上。
对于“食品行业品类单一”这个问题,市场普遍的共识是,品类单一意味着抗风险能力低、业绩天花板低。均瑶健康也在招股书中提醒,公司短期内存在产品系列相对单一的风险。
于是,从2018年到2021年,均瑶乳业更名为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转向范围更广的健康型饮品。公司相继进军益生菌、矿泉水、玻尿酸、白酒领域,开启寻找增长“第二曲线”之旅。
“通过二次创业,发展培育新品,尤其以益生菌为核心突破,向‘益生菌第一股’奋进。”均瑶健康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
自上市以来,均瑶整体业绩表现不尽人意。公司财报显示,2020年、2021年,公司连续两年净利下滑。2022年前三季度,均瑶健康归母净利润继续下滑态势。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8.45亿元,同比增加20.6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891万元,同比减少45.21%。
而伊利股份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达到938.6亿元,蒙牛乳业上半年营收也接近500亿元。
二、新布局前景值得期待否?
从乳业到益生菌、矿泉水、玻尿酸、白酒,几经业务调整,均瑶健康与乳业头部队列渐行渐远。
鲸平台智库专家、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与举集团之力、专心在乳业耕耘的伊利、蒙牛不可同日而语,乳业并非均瑶集团的核心主业,均瑶健康能从集团获得的资源与支持有限,整体发展也处于边缘地带,未能跻身乳业头部行列不足为奇。
那么,本次均瑶健康布局益生菌和白酒,前景是否值得期待?沈萌认为,均瑶健康屡次跨界,都有一个“通病”——策略缺少稳固的根基,为“蜻蜓点水”式。从“均瑶乳业”改为“均瑶健康”,既是一种“蹭”大健康概念的意图,也是一种对自身应如何发展茫然的表现。
沈萌告诉鲸平台记者,白酒与益生菌行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差异化,而差异化意味着长期积累和不断创新,否则就只能陷入成本和价格竞争,难以更好扩大附加值。而均瑶健康在益生菌和白酒方面,显然没有表现储备与优势。
当初均瑶健康入行之时,这两个赛道为热门概念,如今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如果热点转移,均瑶健康战线再次变更,恐怕会进一步损耗投资者的信心。
市场普遍的观点是,“二次创业”意味着重新创业的艰难和不确定性。均瑶健康在转型益生菌之前,无论是产品线、供应链、销售渠道,都是建立在乳酸菌的产品特征和市场需求上,“另起炉灶”要消耗均瑶健康更高的资金与时间成本。
益生菌对技术的要求远远高于乳酸菌,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购买专利,都要消耗均瑶健康更高的资金与时间成本,而白酒的消费场景主要集中于餐饮业和酒吧,均瑶健康的渠道优势则体现在线下商超、便利店之类的地方,契合度较低,势必要重新进行渠道搭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茅台史上最大规模市场会议释放后千亿信号:以“美”为战略开启开启集团一盘棋大市场生态元年
12月30日,茅台集团在三亚举行了2022年分量十足、意义特别而重大的2023年度市场工作会,科学谋篇、务实布局,定下来年发展大计。...
旺季“淘金”,六成酒商“盯”上县乡消费市场
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城市消费的消费量呈现下滑态势,随着人流大量返乡过年,消费的重心极大可能会向县乡市场转移,如何抓住消费市场,成为众多经销商...
华贵人寿拟增资10亿元 茅台集团将成第一大股东 酒业龙头为何布局众多金融机构?
近日华贵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贵人寿”)披露了新的增资方案,拟新增注册资本金10亿元。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
文化+场景式直播涌现 酒水直播能否打破低价标签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不少酒企也纷纷开设自己的直播间,直播的形式也在发生着转变。12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少侠酒在直播时采用连麦提案的...
专家: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时不要饮酒或者酒精类饮料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汀介绍,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使用相应的对症药物一定要看好说明书,看好剂量、使用频次和其...
区域酒企怎么在产地市场做增量?“四大策略”破局增长难题
头部品牌寻求下压企图瓜分大众市场,地产品牌自然需要通过品牌升级来寻求更多生存空间,尤其是地产品牌在产地市场的诉求更为明显,那么,地产品牌如何...
从高粱种植到物流、就业,金沙产区振兴引领产业链崛起
近日,首部白酒产区纪录片《走进金沙产区》正式收官。在这部聚焦三大酱酒产区之一——赤水河上游金沙产区的纪录片中,多名专家以探访形式深入赤水河流...
茅台155亿的“赌注”,三年后能否实现营收2000亿?
业界认为,投资约155.16亿元建设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的落地,为“十四五”茅台实现营收2000亿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而解决环境限制造...
今年前11月葡萄酒进口额86.96亿元
12月21日新京报记者从海关总署官网了解到,2022年11月进口主要商品量值表显示,今年前11月,葡萄酒进口数量下降20.20%,进口金额为...
文化+场景式直播涌现 酒水直播能否打破低价标签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不少酒企也纷纷开设自己的直播间,直播的形式也在发生着转变。12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少侠酒在直播时采用连麦提案的...
大国浓香“和美”启航 五粮液第二十六届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会举行
12月18日,以“守正创新启新程 和美与共谱新篇”为主题,五粮液第二十六届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会在酒都宜宾举行。这既是五粮液一年来砥砺奋进...
曾从钦:共谋“产业融合”,共创“和美生态”
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以“共谋产业融合 共创和美生态”为题发表演讲。他从“和美种植”“和美酿造”“和美勾调”“和美营销...
专家: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时不要饮酒或者酒精类饮料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汀介绍,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使用相应的对症药物一定要看好说明书,看好剂量、使用频次和其...
金徽酒生产的50%vol金徽28白酒产品首次出口德国
12月20日,新京报记者从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徽酒”)获悉,该公司生产的50%vol金徽28白酒产品,经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监管...